写封信吧:解忧杂货店这样的小程序会火吗?
今天周日,祝你周末开心。今天与你分享的这款小程序,目前只有两个功能「给写信人用的,写出自己的心事」和「给回信人用的,帮别人解答心事」。
如今还有如此极简、纯粹的产品。今天见实就邀请到了Tell心语小程序创始人刘秋阳,讲讲他开发这款产品的心路历程是怎样的?
见实小编注:Tell心语小程序产品的未来,刘秋阳希望每一封信写出去之后,都能收到回应,更希望这个回应,确实能够解决写信人的问题,也希望所有感同身受的人能够帮助到他们。比如:当我发了一个问题,对方的回应是有价值的,而不是无价值的“哈哈哈哈”;当信投递出去时候,能够匹配到可以帮他解决问题的人,那这样价值就更大了。
如下,Enjoy:
「写信的人」和「回信的人」
经历了一次大手术之后,我开发了Tell心语小程序。开发这款产品的设计思路,并不完全依赖于我自身的想法,还来源于东野圭吾《解忧杂货店》一书,只是用产品的方式展现出来了。
当时的自己,为了解决个人手术所带来的焦虑。当一个人面临这样一个遭遇的时候,会特别想找朋友讲一下,找父母讲一下吧?
Tell心语小程序创始人 刘秋阳
为了不让他们担心,我会有一种想法,不跟父母讲。我会尽量不去打扰他们,因为当时并不确定到底是恶性的还是良性的。那个时候会想,要不要和朋友讲一讲呢?朋友与朋友之间,讲一次还是可以的。但因为等待的时间非常长,所以两次跟他们倾诉,他们会认为:你真像“祥林嫂”,因为那时候真的是,不断地在抱怨自己的遭遇,求各种安慰。
在病情中挣扎的人,思绪万千,也难以表达。设计Tell心语小程序,主要是为了连接——有痛苦的人,连接那些可以帮助自己解决痛苦的人。解决痛苦的这些人,可能有认识的,也有不认识的,也有可能是和你有相同痛苦,或不同痛苦的人……
所以,产品是从自身出发的,并不是从市场出发的。当时并没有想要把这款产品,单独做一个公司出来,纯粹自己做着玩,也没有想说要让它变得多大,也没有想未来规模会有多大。包括社交层面,都是从自身的感知去做的。
Tell心语小程序,半年之间,我们也尝试了一些不太合适的方向。去年小程序比较火,社交又比较热,我也在想小程序+社交,是不是一个可能的方向。
因为作为创业者,成立单独公司的时候,必然需要考虑要处在一个相对热度高的赛道,那样成功率可能会高一点吧。所以从公司角度,市场角度,去年的10月份,我们有尝试过做《解忧杂货店》原名的小程序,加上社交的概念,后来发现并不符合我们的初衷。
我们考虑的是用户诉说自己的痛苦,诉说给一个合适的人听,这个人能够解决你、缓解你思想上的痛苦,基于这个需求去做。所以,Tell心语小程序我们还是基于「信」作为主体,解决问题,我认为这是人类比较本原的需求。
以「信」为主体,我身为技术出身,我个人希望它的未来是怎么样的?大数据和人工智能,几乎所有产品都会用到的。现在大部分产品都会用到AI,去匹配内容和人。
举个例子,我们希望用户在未来,他发出一封信,它能够匹配到的回信的人,跟他有相同遭遇的,或遭遇过相同类似事情的。这个上面我们要分析信的内容,通过数据的方式对人进行分类,再把信和人进行匹配。这上面会用到人工智能的算法,对数据做进一步深度的分析和挖掘。
有的人会问我说:概念有点像漂流瓶。我认为漂流瓶,和Tell心语是完全两个不同的产品。
漂流瓶目的是让你认识更多的人,漂流瓶里的内容,它并不在于内容本身,在乎的是通过漂流瓶,能不能认识一个新的人,跟他建立一个新的关系,所以产品设计的逻辑,在于能不能建立新的关系。
对于Tell心语来讲,更加关注的是「信」本身,是写信和回信的人。写信的人,发出的是一个需求,需要解决痛苦,或解决问题;回信的人,他可以深刻的感受到自己被需要,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交互感受。
我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感受,很多时候一个人的存在感,来源于被需要,当你感受到自己是被需要的时候,存在感是非常强的。
所以在写信人和回信人的两端,一个维度是提出问题的人,一个维度是回信的人,只有这样才能够找到同类。
写信的人,回信的人,赋予这款产品在社交场景当中,更长远的能力在哪?
其实,我并没有刻意把它做成一个社交产品。
因为社交产品有比较重要的一点,比如关系链,在我们这里的关系链,相对比较弱,并没有像微信、QQ,这么强。比如联系人列表,同学列表,我们并没有植入这些功能。
我们不希望用户去关注关系链,我认为关系链对于一个产品是自然而然形成的。
微信的主要功能是通讯,其主要功能也不是社交,它就是一个通讯工具。只是在它里面形成了社交关系链之后,才去做了「朋友圈」,才去做了「时刻视频」,这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东西。
很难讲基于「信」的关系链之下,我们要做什么,但可以想象的是,基于「信」,如果说我们「信」的通讯是相对顺畅的,未来将会有很多人加入写信的过程,那其实在信的关系链上,最简单的关系就是「笔友」。
这个概念可能已经被很多人遗忘掉了,我觉得笔友是一种存在已久的关系。基于此,我们可能会做一些类似与笔友圈的功能。
中国有一位非常著名的翻译家叫「傅雷」,他有本非常著名的书叫《傅雷家书》。我是从小就受这本书影响很大,在我很小的时候,父母就给我读过《傅雷家书》。
其实「信」是一个很容易表达自己情感的东西,就像普通的陌生人社交,通过一张照片,或文字,它其实并不能真正了解人的内心是怎样的。但是「信」可以,信的方式可以让自己描述自己的遭遇,可以主观的描述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。
因为在描述的过程中,肯定会用一些充满主观语气的词句,那么作为一个读者来讲,你是否喜欢他描述故事的方式,是否喜欢他这个人,就已经很明确了。这会比通过照片,颜值,从更客观纬度去了解他,印象也会更加深刻一些。「信」所表达的情感,会更加丰富,会更加的充满情感。
台湾有一个产品叫Slowly,它有点像Tell心语。从产品的调性来讲,还是二者间还是比较有区别的,Slowly纯粹是一款「笔友」产品。Slowly是通过写信的方式认识人,而不是通过写信的方式解决自身的问题。
虽然,我创业已经很久了,但对于开发社交产品,自己仍是新人。社交产品,更多的是从主观自身出发。可以说:我更加关注自己做的事情本身,是不是真的有价值,有意义。并不会为了社交去做社交,而是去做一些实际有作用的C端产品。
更不会去考虑,和别的产品是不是有冲突?一个用户,既可以是陌陌的用户,也可以是微信的用户。所以我并不关注他们做的产品,是不是冲击到了我,更不会担心「抄袭」问题。
从团队来讲,我们现在还是一个小团队,我希望能够一直保持小而精简的状态,因为我们做的并不是一个特别大的产品,也不太需要强运营和强市场,目前主要还是以产品本身为主。
那么,「信」的概念之下,所承载更多内容的场景是什么呢?
「信」,我认为只是内容的载体,以后我们会做到类似于广场,将其中一些优质的信,让用户挑出来,在广场上面刷。关系链上,也有可能实现笔友圈的功能。所以「信」只是Tell心语的一个载体而已,至于未来「信」能够做出什么样的花样,现在很难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。
目前,回信的人和写信的人有10万左右用户,我们把它定义为是有效用户。我们并没有做推广,也没有做换量,纯粹靠用户口碑而来的。我们不太关注其它更多维度的数据,我个人的观点:对于2C类的产品,数据是规模,是时间带来的。
新版本更新后,产品做了逻辑上的调整,上一个版本互动的数据相对比较少,上一个版本的互动是一次性的,用户只能做一次沟通,多次沟通不允许。新的版本就可以。
「信」,其实在每个地方都有。家书也好,情书也好,别人留言也好,家里的黑板报也好,很多东西都可以看成是一种「信」。信的形式在每个国家,每个城市都会有,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区别。在Tell心语小程序上,可以设计情书,可以设计家书,也可以设计成长留言。
我记得小时候,我妈常会在黑板上给我写一些留言,比如:今天晚上要买什么,吃什么,这些都是可以作为一种「信」的表现形式。
从情感角度出发,我认为每个人都会有遭遇的,只有遭遇才会有成长。
人,之所以会成长,因为遭遇了非常多的不幸。
当一个人,没有经历过社会洗礼,很难被改变。所以在有遭遇的时候,希望能够找到一个跟你匹配有同样遭遇的人,来减缓这些遭遇所带来的痛苦。
我认为:一名产品经理,关注的是用户需求,和自身产品,而不是竞争对手。做产品的原则是,关注自身,关注用户,尤其是在社交产品上。
对我来讲,这件事情从我本身出发,需求本身也是来源于我自己的遭遇。
所以,我更加明白这个遭遇应该怎么去做,而不是市场趋势,或科技发展的趋势。技术出身的我,还是比较关注情感本身,只有这样,自己才会更加开心些。技术是比较艰苦的职业,产品的需求,绝对是需要自己创造出来的。
做2C的产品,可以去真正的了解普通人,去看他们的使用习惯是怎么样的。这是比较享受的,让我很开心的一个过程,因为,会看到形形色色不同的人在使用自己的产品。比如:有些人自己想扮演一个角色,想要编一段假的故事,以博取他人的同情。
通过他们的想法和需求,会发现很多事情是你想象不到的。了解人性,这种感觉挺美妙的,因为「信」的本原也是为了倾诉自己的烦恼,解决自己的问题,只不过他们的需求可能会不太一样。从产品定位上,我们希望能吸引到更多20~25岁年龄段的用户,毕竟年轻人会更加愿意表达自己。
↘见实本周发布过的文章,走一口气读完
你我您2019年奔向100亿:这个赛道会超越阿里京东和拼多多
↘想和大牛1对1深聊?快来加入见实:
见识他人经验,提高自己实力